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模式识别主要是用来识别数据中的 规律与特征,目前已发展成为一门数据处 理、信息分析的专业学科。随着大数据时 代的到来,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天文、 物理、地质、生物学等领域。本书主要阐 述模式识别在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些 技术与方法。目前由于DNA 测序技术、 结晶技术、组学技术的发展,已积累了海 量的生物数据。而模式识别正是系统研究 生物序列、结构、进化、生物网络等的关 键技术。本书也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模式 识别的方法来分析这些生物数据,并从中 得到有意义的模型。 全书分七个部分,共29 章。第一部 分介绍模式识别技术在序列分析中的应 用技术,主要包括如何用模式识别技术来 解决单体型分析(第1 章)、条形码中的 问题(第2 章)、基因组的比对(第3 章)、多序列比对(第4~5 章)等内容。第二 部分模式识别技术在二级结构分析中的 应用,介绍了一些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的 方法(第6~7 章)、蛋白质二级结构中 功能性模体的识别方法(第8 章)、功能 性非编码RNA 的筛选(第9 章)。第三 部分,模式识别技术在蛋白质三级结构分 析中的方法与技术,介绍蛋白质三级结构 的模体查找技术(第10 章)、蛋白质三 级结构的预测方法(第11 章)、蛋白质 三级结构域间连接肽的预测(第12 章)、 蛋白质三级结构中脯氨酸顺反异构化的 预测(第13 章)。第四部分蛋白质四级 结构中的模式识别方法,主要包括蛋白质 四级结构的预测(第14 章)、四级结构 的比较(第15 章)、蛋白质相互作用的 预测方法(第16 章)等。第五部分模式 识别在基因芯片研究中的应用技术,主要 包括芯片数据的获取(第17 章)、差异 基因的鉴定(第18 章)、基因表达谱的 聚类分析(第19 章)、芯片信息的挖掘 (第20 章)等内容。第六部分模式识别 在进化树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进化树 的构建、重建、评估及进化树中信息的挖 掘等内容(第21~25 章)。第七部分模 式识别在生物网络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 网络的构建(第26 章)、网络信息的推 测与挖掘(第27~28 章)、网络中蛋白 质功能的注释(第29 章)等内容。 总之,本书是一本模式识别在计算分 子生物学应用的专业书籍,并且在该书中 还包含大量关于模式识别方面的研究文 献,非常值得从事计算分子生物学、模式 识别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学生阅读。田健,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Tian Jian, Associate Professor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AAS)
第二版 全世界每年因各种原因所造成腐烂 变质的食品占食品年总产量的45%。现代 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式 的改变,使得食品保藏技术成为现代食品延长保质期的关键技术。对于导致食品腐 败的主要因素——生物劣变的控制一直 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在此背景下,本书对 现代食品的保藏以及生物劣变的发生、控 制等进行了论述。本书是在第一版的基础 上进行了完善更新,并调整章节的内容, 使得相互之间的一致性增强。 本书包括10 章:第1 章,介绍了微 生物和负责食物生物降解的酶类;第2 章, 介绍了保证食品安全的普遍使用的 HACCP 体系;第3 章,介绍了消毒和灭 菌以及热加工的相关设备;第4 章,冷却, 主要介绍冷却的原理、方法以及相关操作 和零售业展示;第5 章,最新冷冻技术, 例如起源于日本的细胞存活系统;第6 章, 食品工业使用的不同干燥技术;第7 章, 阐述气调包装及其对微生物的影响;第8 章,介绍了化学和天然防腐剂;第9 章, 介绍栅栏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预测模 型;第10 章,介绍了商业化食品保藏技 术,包括近年来欧姆、微波、辐照、高压 等技术的新进展。 本书讨论了食品生物劣变途径和商 业上可用的控制。通过本书,读者将了解 传统的方法以及保存技术的最新进展,包 括微生物和化学途径都进行了讨论。本书 较为全面地涵盖了最新的相关领域的热 点和研究成果,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对于从事食品保藏及加工、公共卫生人员 和等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张松山,博士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Zhang Songshan, Doctor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CAAS)
营养、分析与技术 类胡萝卜素是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天然的活性物质。类胡萝卜素具 有抗氧化、促进维生素A 活性并降低慢性 疾病发生的功效。因此,研究人员和科学 家对于利用类胡萝卜素研究和开发新的 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和其他营养解决 方案倍感兴趣。 本书涵盖类胡萝卜素营养、治疗和技 术关键领域的最新综述。在第1 章中作者 对类胡萝卜素的结构、来源及功能做了详 细的描述。然后分三个部分详细阐述了类 胡萝卜素的功能及检测手段。其中第一部 分,作者分4 章概述了类胡萝卜素在疾病 治疗领域的应用。第2 章类胡萝卜素的抗 衰老活性;第3 章食源性类胡萝卜素在抗 肿瘤中的应用;第4 章类胡萝卜素的抗辐 射功能;第5 章黄斑类胡萝卜素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分4 章,解析了类胡萝卜素的分 析手段及详尽的研究结果。第6 章介绍了 振动光谱在类胡萝卜素研究中的重要地 位;第7 章中从提取手段、光谱分析、结 构鉴定等方面介绍了现有的分析技术;第 8 章详细阐述了类胡萝卜素在植物、动物 及人类体内的分布情况;第9 章综述了类 胡萝卜素在色素-蛋白质复合物中的结 构和功能。第三部分分5 章阐明了各种技 术在类胡萝卜素生产、提取及合成中的应 用,并对未来类胡萝卜素的科研及应用进 行了展望。第10 章,植物中类胡萝卜素 的合成及调控;第11 章,食物源类胡萝 卜素的生物活性:有效的提取方式;第12 章,微生物、微藻及真菌中类胡萝卜素的 生产;第13 章,应激因素对微生物源类 胡萝卜素的组成、结构及生物学活性的影 响;第14 章,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本书由该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撰写, 适于食品科学研究人员、营养学家和保健 食品公司相关研发人员阅读,也适用于进 行类胡萝卜素类物质光谱分析人员阅读。芦晶,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Lu Jing, Associate Professor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AS)
电分析是仪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一。本书介绍了不同电化学技术的基本 原理、仪器及在农业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本书前言中介绍了电分析在食品分 析中的重要性,涉及的相关检测方法和传 感器、纳米材料和发展趋势。其他内容包 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食品电分 析在连续和间歇系统中的应用,包括伏安 技术、流动注射电化学检测技术、高效液 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技术、毛细管电泳电化 学检测技术等原理、方法和具体操作方 法;第二部分,介绍了食品分析中电化学 传感技术,主要包括微电极的设计、电位 传感器、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电化学免 疫传感器、电化学基因传感器、纳米传感 器、微流芯片的电化学传感技术、基于静 电纺丝纳米电化学、电化学阻抗谱的材 料、原理、设计、方法等;第三部分介绍 了电化学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包括食品加 工过程中和食品分析仪器方面的应用。 由于现代电分析技术的优势,使其成 为农业食品分析的重要手段。本书较为全 面地涵盖了农业食品电分析技术最新的 热点和研究成果,可使从事相关实验室工作的研究人员和开发部门人士获益匪浅, 同样对于从事环境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 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张松山,博士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Zhang Songshan, Doctor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CAAS)
无论你阅读任何一本生物学书籍,你都会发现相互作用是生命科学的核心问题。互利共生、寄生、共生、合作、协作、联合等俗语为我们描绘出生物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然而传统生物学所关注的焦点是生命是如何组织的,其在个体和群体水平又是如何发展进化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在研究人类社会时将其与与之发生作用的其他生物分开,而事实上人类社会和其生存的生物圈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解并改善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认识地球上原材料使用和保护的情况,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历史,并将我们自身作为广义生物学的一部分,去了解其他生物以及它们的社会是如何组织的。《生物多样性——利用者和被利用》则正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将人类社会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来描述生命的多样性。 全书共计19章。第1章,概述:主要介绍编撰该书的原因,以及目标生物的选择。第2~19章每一章介绍一种生物,根据这些生物的特点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将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2~10章),被利用:分别介绍我们向马尾藻海索取较多的马尾藻类海草、头足纲生物(如乌贼)、蜜蜂、养蚕(蚕和桑树)、甘蔗、豆类、葡萄、三文鱼、橡树、兔子等;第二部分(包括第11~19章),利用者:主要介绍传播疟疾的蚊子、影响航海的生物污染生物和附着甲壳动物、欧洲蕨、蝗虫、传播瘟疫的老鼠、鸢鹰、寄生植物槲寄生以及狼等。从所选的生物和体系来看似乎有些随机,事实上它都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另外,这些被选中的对象通常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能够激发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互动。 本书以一种全新而富有创新的方式来教授生物多样性,它完全抛弃了传统的将物种分类,进化关系解析作为主要授课内容的老套。该书选取18种生物作构架,来讨论物种间,其他生物与人类社会间的相互作用。该书所选取的物种非常广泛,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的鸟类和哺乳动物;既有植物,也有动物。作者相信,这种全新的授课方式定能唤起人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同时该书对生物学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帮助。此外,该书还可以作为普通读者了解生物学原理,生命多样性,以及生物与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的重要科普读物。 ——毛新国 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摘自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外农业新书评介2011年第1期
2005年第一版《分子生态学》面世以来,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分子生态学研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使广大读者更快地了解分子生态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作者重新编撰了《分子生态学》一书。 《分子生态学》第二版共计8章,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生态学中的分子遗传学:主要介绍分子生态学的概念、产生和数据资源的来源;第2章,生态学领域的分子标记:着重介绍遗传物质的种类和分子标记的类型;第3章,单一种群的遗传分析:主要介绍遗传多样性的量化和影响遗传多样性的因素;第4章,多种群的遗传分析:阐述研究多种群的原因,种群细分和基因流的量化,影响基因流的因素以及种群分化的原因;第5章,生态学重要性状研究——生态基因组学,QTL分析和反向遗传学:重点介绍重要生态学性状研究的方法,表型和基因型之间的联系以及QTL分析等内容;第6章,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主要介绍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的概念,分子标记在该领域研究中的应用,生物钟、分枝树、比较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等内容;第7章,行为生态学:介绍使用分子研究行为的原因,交配体系,捕食和被捕食等;第8章,保护遗传学:重点介绍保护的必要性,生物分类,群体大小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等。 过去的5年间,分子生态学领域发展最快的当属生态基因组学。分子生态学从传统的,利用中性遗传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基因流研究,发展到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对适应基因进行功能分析。本书中,编者为突出该方面的进展特意撰写了“第5章,生态学重要性状研究——生态基因组学,QTL分析和反向遗传学”;此外,在其他章节中也添加了不少的新内容,如生态基因组学在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行为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等。 总之,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分子生态学领域的最新进展,重点突出了该领域最近涌现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同时保留了第一版的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内容覆盖面广,文字通俗易懂等特点。是分子生态研究领域的从业人员和广大学生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的重要著作,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毛新国 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摘自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外农业新书评介2011年第1期
食品对于确保人类的健康、幸福以及政治的稳定来讲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食品链条和网络的管理就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主要内容。然而对于较长的供应链来讲食品是难以操控的。本书就目前食品物流的现状作出了及时的讨论,并指出了食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零售阶段可能发生的主要的信息和通讯技术问题。此外,本书还包括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研究,分析了食品物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全书共分为17章。第1章,序言:主要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框架;第2章,食品、饮料生产以及信息和通讯技术的作用;第3章,农业食品链中的零售技术;第4章,城市环境中易腐食品有效存储和分配的基本原则;第5章,农业中从土地到餐桌的新型追溯技术;第6章,农产品有效运输和分配的远程信息处理;第7章,应用于农业食品供应链的射频识别溯源技术;第8章,食品的质量与安全;第9章,农业食品链中的可追溯性;第10章,欧洲食品与饮料产业的电子商务应用:以葡萄酒行业为例;第11章,信息通讯技术对微型企业组织绩效的影响:以希腊为例;第12章,零售经营中的储存技术:语音采集案例;第13章,射频识别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可追溯性:案例研究;第14章,智能农业食品链及网络:日本的目前状况、未来趋势和真实个案;第15章,远程信息处理在易腐食品日常分配中的作用;第16章,射频识别技术在食品日常分配网络中的可行性;第17章,结论。 本书对于根据食品供应链和信息通讯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寻求必要的背景知识的学者和研究者来讲是不可多得的参考文献,并且对于食品工业中的管理者和生产者来讲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宋莉莉 博士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摘自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外农业新书评介2011年第1期
药物动力学是了解药物进入血液循环与药物在血液循环中如何分布全身到达作用部位以及如何被代谢及排出体外的科学,是近20年来才获得迅速发展的药学新领域,在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改进剂型,提供高效、速效(或缓释)、低毒(或低副作用)的药物制剂发挥着重大作用。 1999年出版了《比较药物动力学》第一版,其全面与实用性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逐渐被奉为药物动力学经典读物之一,本书为其第二版。 本书延续了第一版的组织结构,全书共分为19章,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1章,主要对药物动力学的总体情况做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包括第2~7章),主要介绍药物动力学原理:第2章,药物的体内外过程;第3章,定量结构渗透关系;第4章,吸收;第5章,分布;第6章,肾消除;第7章,肝脏生物转化和胆汁排泄。第三部分(包括第8~19章),主要介绍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技术、模型及应用:第8章,隔室模型;第9章,非隔室模型;第10章,非线性模型;第11章,生理模型;第12章,给药方案;第13章,药动-药效同步模型;第14章,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第15章,生物等效性研究;第16章,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第17章,疾病状态的剂量调整;第18章,种间类推;第19章,组织残留及延迟时间。 总之,本书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因为作者不仅对药物在体内吸收及消除的全过程作了详细阐述,更对在不同过程如何应用药物动力学途径进行定量分析作了介绍。正如作者所说,其编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可以给学生、研究人员及比较药物临床医师提供一个药物动力学的全面的介绍,本书完全可以作为药物动力学分析人员及拟利用药物动力学信息做其他研究的人员的主要参考书使用。 ——王立刚 博士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摘自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外农业新书评介2011年第1期
本书汇集了跨学科的社会生态海洋研究,明确了促进全球变化下海洋社会生态系统修复的普遍原理和方法,并指出了进一步的措施。本书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如下:阐述了与海洋系统对全球变化的社会生态响应有关的概念性问题的重要作用;对海洋系统对所在地区显现的重大环境变化的社会生态响应的具体事例进行了说明性的案例研究;综合自然和社会科学家在海洋社会生态主题上的观点,并指出能促进科学知识在管理、政策和对策中应用的创新途径。本书是鱼类及水生资源系列丛书的一册,书中许多章节都是由在各自领域学术顶尖的科学家所撰写,并由四个领域的世界顶级专家谨慎收录和编辑。 全书共分为六大部分,24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2章),渔业社会生态系统:第1章,引言;第2章,海洋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背景。第二部分(包括第3~7章),渔业社会生态系统模型:第3章,运用QUEST算法的渔业模型来预测气候变化对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的影响及其社会经济效应;第4章,基于跨国金枪鱼渔业管理选择的船只、渔场和环境保护目标;第5章,基于对比斯开湾渔业变化的因素的综合分析来阐述捕捞中的食物网;第6章,海洋社会生态系统管理中生态系统方法的跨学科模型;第7章,由于海洋是全人类的海洋,“种族-海洋学”可以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海洋生态系统变化的方法。第三部分(包括第8~11章),相关知识:第8章,经济指标在气候变化决策中有利于提高相关政策的科学性;第9章,全球变化的环境下西非的渔业管理的科学性;第10章,对智利渔业资源的认识和研究;第11章,社会生态的互动性、未来全球海洋变化和认知展望。第四部分(包括第12~16章),海洋社会生态系统的价值:第12章,未申报的沙丁鱼捕获量作为巴厘海峡和印度尼西亚反贫困的一种策略的未知价值;第13章,对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精神价值案例分析;第14章,社会生态的调整及对社会价值的影响;第15章,运用一种跨学科方法对尼日尔三角洲红树林的经济价值的评估;第16章,美国海洋生态系统的生境价值。第五部分(包括第17~23章),海洋生态系统的管理:第17章,1880~1980年期间阿拉斯加商业渔业的准入和管理的历史转折;第18章,渔民的道德行为是否能改善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第19章,亚太地区的生态系统管理;第20章,东加勒比海的海岸管理和小规模渔业管理的方法;第21章,海洋保护区管理工具进行管理的不确定需求;第22章,高纬度捕捞地区抵御气候和全球变化的能力,以冰岛和阿拉斯加的三个案例为例;第23章,产权和社团组织对渔业应对环境变化的作用。第六部分(即第24章),结论:海洋社会生态系统的制度、推动力和潜在平衡转移。 总之,本书是一本值得从事渔业生产、科研和管理等相关人员参阅的学术书籍。 ——赵蕾 博士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摘自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外农业新书评介2011年第1期
近年来,为了赋予食品能更好迎合消费者嗜好的良好品质和风味,许多革命性的新兴食品加工技术被研究、开发并应用于生产。这些技术采用了一些物理方法的优势开发而成,如高静水压、电场、电磁场和压力波。本书介绍了最理想的、处于不同开发或应用阶段的新型加工技术,如超高压加工技术(可结合热处理),微波加工、欧姆加热、脉冲电场、超声波、紫外处理以及高效连续分离技术。这些技术不仅能开发出新的食品,而且由于其具有更温和的加工处理特性而赋予食品更好的质量和安全性,将成为节能、节水、保护环境及食品安全的低碳技术。 食品加工创新技术在传统技术的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基础上,又引入了多元物理量纲分析,对食品加工过程的设备选型及工艺优化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建模。目前,建立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已经成为表征、改进、优化传统工艺加工的一种工具。但由于多元物理量的交互作用,使多元物理量纲分析模型建立变得更为复杂和富有挑战性,因此,基于CFD而引入多元物理量互作的“多元物理量纲分析模型”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由来自世界级的研究中心、学术界、产业界等多位专家撰写,主要阐述和讨论了多元物理量纲分析模型的建立。该模型模拟了整个加工过程诸多要素,如实际设备、加工条件变量、以及加工食品的热物理学特性等进行建模,可用于新型食品加工技术的开发、优化及工艺放大。 全书共有17章,按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2章),主要介绍编著本书的目的及各章节主题:第1章,主要创新加工技术及多元物理量纲模型建立在相关技术设计、优化及应用的必要性;第2章,测定相关热物理学特性在应用多元物理量纲模型进行精确预测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部分(包括第3~16章),主要介绍各种加工技术及其模型研究:其中第3~5章,详细介绍了不同的食品加工新技术的模型研究,包括超高压加工技术;第6~11章,利用电或电磁效应的微波、欧姆加热和脉冲电场加工技术;第12~13章,超声波加工技术;第14~15章,紫外加工技术;第16章:新型色谱分离技术。第三部分(即第17章),对上述章节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多元物理量纲模型在新型食品加工技术研究中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本书不仅对食品工程技术研究有指导意义,对其他加工学科或化学工程过程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适于广大食品、化工等工程技术人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工艺研究和产品开发人员阅读。 ——吕加平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摘自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外农业新书评介2011年第1期
1 2 3 4 5 6 9 跳转到
个人主页被浏览了4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