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
第一版《产科临床中的内科合并症》在1984年问世,就成为了国际上最具有权威性的妊娠期间内科合并症的参考书,为广大产科医生、内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提供了专业的指导。 本书共分五十章,包括了各种常见的内科合并症,如肺病、血液系统疾病、心脏病、肾脏病、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疾病、肝胆等外分泌疾病、消化道疾病、甲状腺疾病、垂体和肾上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非病毒感染、病毒感染、艾滋病、物质滥用、皮肤病、心理疾病、癌症、危重医学;还有一些医生关注的话题,如母婴健康、妊娠合并症处理的发展趋势、高龄孕妇的处理、妊娠和哺乳期的处方、放射性检查、内科合并症女性的避孕、妊娠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孕期非产科指征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妊娠剧吐、产科医疗安全;难能可贵的是新版加入了孕妇常见主诉和症状的章节,包括头痛、心慌、贫血、轻度肝功异常、气短、孕早期发现的蛋白尿、孕早期发现的高血压、胸痛、孕期新发癫痫、心脏瓣膜修补术后,这些内容都是临床最常见的,但是又极少有文献进行针对性的系统的阐述,本书填补了这一空白,给予相关专科医生诊断、处理的必要建议和参考。 传统的产科教学都针对产科医生、内容以产科处理为主,而内科医生对妊娠与内科合并症的相互影响非常不熟悉,也缺少类似的书籍进行系统的描述,而本书每一章都是由富有处理高危妊娠临床经验的产科医生、内科专科医生,必要时还有产科麻醉医生进行合作撰写的,这种合作使得书中的内容广泛全面、对每种并发症都从围产期到产后随访的整个阶段、从多个学科的角度进行详尽的阐述。书中有为产科医生介绍的产科麻醉原则,还有为非产科医生介绍的胎儿监护、分娩时机和方式、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在每一章中也都涉及了内科合并症孕妇的麻醉处理,非常实用,有利于各科医生的沟通、交流、合作。 本书是一本母胎医学医生、产科医生、助产士、内科医生和麻醉科医生都需要和喜爱的书籍,也为具有内科合并症女性提供更好的终身的临床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良坤 副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摘自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外医学新书评介2011年第1期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化学变化的规律,应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为临床医学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生物化学无疑是重要的,但又是艰难晦涩的,尤其对于不能深刻理解这些化学变化意义的初学者来说,看似天书般的代谢步骤,难记易忘。然而,本书进行了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生物化学的尝试,生动形象的揭秘了机体在健康与疾病等不同状态中的系统的代谢过程,而不是仅仅告诉你某个化学变化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本书着眼于生物化学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其在机体基本功能中的应用,从而架起了生物化学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从细胞、组织、到整个机体的生物化学的等级系统。第二章介绍了动态生物化学的四大要素:能量、酶、物质转运入人体以及转运入细胞的过程。第三章集中讲述了主要的几个代谢过程:糖、脂、蛋白质、核酸的代谢,以及能量物质的氧化和ATP的产生等。第四章则从疾病与健康的角度,分别介绍了在体育活动、脑力活动、营养、饥饿、机体防御病原体、机体创伤后的存活以及生殖等情况下,与之相关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第五章则聚焦于几大严重疾病:肿瘤、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心肌梗死等。 本书讲述了现代生物化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性进展事件,从而使读者对现代生物化学的发展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果对某些方面的知识点感兴趣,读者还可以到书中列出的相关网站,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很喜欢每章中的插图和加框文字(Box),非常精彩。插图紧密配合了图例,极其概括有力、简明形象的说明各个代谢过程;加框文字则会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点,背景知识、幕后故事,以使读者对该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在饥饿生化一节中,几幅简洁流畅的插图,明晰的勾勒出在四种不同程度的饥饿状态下,糖原分解、酮体代谢、蛋白质分解以及糖异生等系统的变化情况;加框文字则生动的介绍了雄性帝企鹅,如何在孵蛋和抚养雏企鹅的数个月禁食期间,获得维持生命的能量来源。图、文妙趣横生,且令人印象深刻。 本书紧密联系了生物化学、医学教育以及临床实践三大领域的内容,不仅是医学、生物等专业的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重要工具书,而且,对生物化学的临床应用感兴趣的生物化学专业人员,也可以发现本书的重要意义。 ——张艳丽 副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室 ——摘自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外医学新书评介2011年第1期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复杂疾病的研究是目前生物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由于其发病涉及众多遗传和环境因素,目前基于生物芯片等高通量数据采集方法进行系统生物学研究是一个重要方向和手段。 本书是一本介绍复杂疾病的高通量数据统计分析和计算研究新方法的图书。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和统计学基础。主要内容涉及基本肿瘤生物学、肿瘤干细胞和统计学的多重检验校正等问题。此部分讲述的生物学和统计学知识对于复杂疾病(不仅肿瘤)的高通量研究的实验设计、结果分析和解释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在阅读本书其它章节之前应充分理解本部分的内容。 第二部分讲述了对于复杂疾病高通量数据分析的统计计算分析方法和应用。此部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涉及的生物学问题包括识别差异表达基因、基因集合分析、预测疾病分期以及患者生存时间和代谢途径分析等等。涉及的统计计算方法几乎涵盖了所有目前常用的方法,例如协方差分析、数据重采样、贝叶斯网络、经验贝叶斯、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奇异值分解、聚类、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涉及的研究疾病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子宫颈癌、乳腺癌、肝癌、肺癌以及囊性肾癌等。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的章节阅读。为了增加图书的可读性,几乎每一章作者均花费相当篇幅介绍相关的生物学和统计学的背景知识。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生物信息工作者进行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参考书,对于拓展生物医学研究人员的思路也会有重要作用。 ——杨啸林 讲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学系 ——摘自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外医学新书评介2011年第1期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药物代谢研究涉及的学科包括化学(有机、无机、生物及分析)、生物药学(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蓄积和排泄)、药理及毒理学、遗传学(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群体遗传学)以及环境学,可以说是一个交叉学科。 本书由Bernard Testa和Stefanie D. Kramer教授主编,内容来自于他们给医大学生上课所使用的自己编写的讲义,第一次从PPT文件转为印刷形式出版。 本书共分两卷,第1卷为《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第2卷为《结合反应,代谢结果,影响因素》。第1卷包括3部分内容:第1章为概述内容,介绍了药物和异物的概念,药物和机体的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结果方面的内容。第2章涉及药物代谢氧化还原反应及相关的酶。第3章内容涉及水解反应及相关酶。 第2卷包括4部分内容。第4章的内容涉及结合反应及相关酶。第5章的内容涉及药物代谢活性,介绍了活性代谢物及毒性作用方面的内容。第6章的内容涉及影响药物代谢的个体间因素,而第7章的内容涉及影响药物代谢的个体因素。 本书虽然以印刷版的PPT形式出版,但每张图均配有详尽的文字说明以及参考文献。因而可读性非常强,信息量非常丰富。本书可以供医学、药学学生使用,也可以供从事药物研究方面的科研工作者参考使用。 ——刘雁勇 助理研究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药理学室 ——摘自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外医学新书评介2010年第3期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肥胖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新“流行病”,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肥胖都已经成为重大的健康问题,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也在急剧增加。儿童肥胖由于起病年龄早,可以造成长期并发症的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儿童期又是肥胖干预的一个重要窗口,因为肥胖干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儿童期是最重要的阶段,在此阶段干预效果最佳,成年以后再改变习惯难度会增加很多,因此预防儿童肥胖应该成为我们健康工作的重点之一。 要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是一个系统工程,饮食、运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有赖于对循证医学证据的分析。目前相关的研究也是非常丰富的,但同时也非常庞杂,本书就对这些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梳理,最后提出了非常有意义的建议。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述,给出目前儿童肥胖的大图景,包括流行概况、预防措施概述和伦理学、社会学上的问题,同时也介绍了其他流行病的控制对儿童肥胖控制的借鉴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目前已有的儿童肥胖干预的证据,按干预措施的不同和干预环境的不同分为不同章节,包括综合性干预措施、家庭干预、社会干预、学校内的干预、社区医院的干预和发展中国家的干预等等。第三部分则对这些证据进行总结,介绍如何将这些证据如何转化为有效的预防措施。第四部分提出了推荐的政策和工作指南,并且针对不同的干预环境提出了相对应具体的措施。 由于儿童肥胖已经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但是既往的肥胖的相关书籍多集中于发达国家的经验,应用到中国实际可能会有困难。而本书的作者是国际化的,不仅局限于一个或几个国家,使得本书不仅包括发达国家预防儿童肥胖的经验,也包括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包括在资源不丰富或者没有有效的政策框架的条件下如何预防儿童肥胖的经验,因此对于我们国家的实际可能有更多借鉴意义。 本书适合关注儿童肥胖的各级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卫生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阅读。 ——张化冰 主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摘自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外医学新书评介》2010年第3期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本书由纽约Mount Sinai医学院美容中心专家David J. Goldberg主编。全书共分为七章,分别讲述各类面部皮肤年轻化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包括化学剥脱、磨削、激光及光动力治疗、软组织充填材料、肉毒素的应用、皮肤美容品等等。 书中对于每一种治疗手段均详细介绍了适应症、禁忌症、治疗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主要的优点及缺点。 在每章开头都以“Key Point”的形式对全章要点进行总结,简单明了。书中同时附有各种治疗方法的病例照片,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效果的比对。 面部皮肤年轻化是美容外科的重要领域,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非手术治疗现在已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在2009年美国整形外科年报中,面部年轻化的非手术治疗例数较前相比有大幅度提高。在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在促进人们对于年轻与美的追求,因此面部皮肤年轻化治疗是飞速发展的领域之一。但由于人种的差异,亚洲人皮肤色素沉着等情况的发生较欧美人更加严重,使各类面部微剥脱治疗等方法的广泛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通过本书,我们可以对各类治疗方法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但具体的治疗参数仍需在临床实践中逐渐摸索。本书可作为皮肤美容方面的参考书籍。 ——龙笑 副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 ——摘自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外医学新书评介》2010年第3期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牙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于18世纪诞生,并相继出现了各个分支学科。而美容牙科学的发展则是20世纪才开始的。它是指以医学美学和口腔医学美学理论为指导,医疗技术为手段,从而达到牙齿美容的目的。近年来,美容牙科学逐渐成为口腔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美容牙科学与口腔医学的其它分支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可能涉及到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口腔医学的各学科领域。因此,美容牙科医生无论在知识结构、素质修养等方面,都要正确处理好分科与协作的关系,精深与博学的关系。在临床上,必须从医学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出发去认识美容牙科学在口腔医学和美容医学中的双重地位。 美容牙科学在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虽然前牙的解剖位置决定牙医在临床上也常常考虑到病人的美观问题,但往往属于医生不自觉地审美意识,少量的牙科美学理论星星点点地散在于口腔医学的各分支学科中,并未形成专门体系。因此许多牙医在进行口腔美容治疗时缺乏系统考虑,在多科协作方面也缺乏沟通。 《美容牙科学临床实践》是一部由University of the Pacific的Marc Geissberger教授主编,20余位专家共同编写的美容牙科学专著。全书共20章,包括美容牙科学的概念和简要发展史、美容牙科学的基本理论、口腔摄影在美容牙科学中的应用、初诊病人的检查、咬合检查、美容病例分析、常规美容治疗、有一定难度的美容治疗、复杂美容治疗、直接修复材料、直接复合树脂修复、间接修复材料、比色、美容牙科中间接修复体预备、软组织管理及印模技术、临时修复体、美学修复体的技工室制作、修复体粘接、戴修复体和保护合垫。 全书采用大量清晰的图片,介绍了美容牙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且结合临床病例一步一步介绍从美容治疗计划的制定,病例设计分析,到材料的选择,各种设备的使用,从基础到复杂病例的治疗,深入浅出,易学易懂,对于从事美容牙科的医生是一本非常好的参考书。同时,对于口腔内科医师、口腔修复医师和正畸医师提高美学理论和实践能力也具有很高价值。 我国的美容牙科刚刚兴起,与国际高水平地区尚存在一定差距。向广大的牙医推荐本书,希望更多的牙医关注美容牙医学,为患者塑造更甜美的笑容。 ——王威 副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 ——摘自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外医学新书评介》2010年第3期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无论是患者、医生、科研人员、药厂、研究院所还是政府管理机构,都需要在效益与风险之间寻求平衡,但是目前缺乏如何计算与表达的工具。例如,在新药研发过程中,既要考虑对药品销售对患者的疗效、对投资者的经济效益等,也要考虑研发成本、药物毒性、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等,决策时需要进行各种效益与风险进行有效评估。《Benefit-Risk Appraisal Medicine-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decision-making》介绍了在决策时如何利用各种证据系统地、清晰、透明地进行效益与风险评估。 本书回顾了在医药效益风险评估的历史,现有的评估模式及其优缺点。描述了几种优选的评估模式中采用的概念框架以及临床应用的实例。作者也阐述了近年来在这一领域各种会议、论坛中讨论过的新观点。本书不仅反映了这一活跃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而且将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本书共分6章。第1章介绍了医药效益风险评估的概念与范畴。第2章介绍了评估效益风险的模型的指标,即概念框架。第3章评述了现有的几种医药效益风险评估模型,并提出了新的模型。第4章阐述了医药效益风险评估的理想模型,以及如何应用决策分析技术开展系统评价。第5章介绍了基于多指标决策分析技术建立和应用医药效益风险评估(MCDA)模型。第6章论述了医药效益风险评估的未来前景。 《医药效益风险评估——决策时的系统评价》 Benefit-Risk Appraisal Medicine-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decision-making一书行文清晰、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并且在附录中详细地记录了一系列医药效益风险评估相关会议和进展研究报告,可以供药厂、管理机构、临床执业医师和患者在进行效益风险评估时学习参考使用。 ——张玢 副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信息服务部 ——摘自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外医学新书评介2011年第1期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世界卫生组织将2004年糖尿病日的主题定为“糖尿病与肥胖”,口号是“战胜肥胖,预防糖尿病”。 肥胖与糖尿病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全球糖尿病人群不断扩增,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已经成为当今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类型。对于糖尿病患者,肥胖可带来更多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肥胖糖尿病”(diabesity),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肥胖与糖尿病》第二版,是由Anthony H.Barnett和Sudhesh Kumar共同主编,本书重点阐述了糖尿病与肥胖——这二个日益严峻的世界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讨论的主题涵盖了从流行病学变化到代谢机制分析等多个层面。 本书共分16章。首先精要地介绍了肥胖的流行病学变化,并且着重阐述了糖尿病与肥胖在流行病学方面的关联。随后讨论了肥胖的成因,包括先天的遗传因素以及后天的生活方式,并且细致地分析了肥胖导致2型糖尿病的病理机制。 在对“肥胖糖尿病”的治疗方面,分别利用大量的篇幅提供了基础饮食治疗、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药物治疗、代谢外科等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方法,并且利用一个章节着重讨论了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在治疗上的关联。 本书作为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其特点在于:1.新增加了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同种族的肥胖发病情况;2.提供了更多具体、有效的实践方法。3.新增介绍童年期肥胖与2型糖尿病、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等内容,此外,在初级护理中的肥胖管理等方面亦做了详细介绍。 本书采用最新的数据及图表,参考文献翔实,因其全面的内容、清晰的条理、深入浅出的语言而适用于广泛读者,包括内分泌、儿科、护理等相关专业的医生、护士和老师,对糖尿病、肥胖等方面有研究兴趣的同学,甚或肥胖糖尿病患者亦可从中受益。 ——赵丽 博士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 ——摘自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外医学新书评介2011年第1期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1 25 26 跳转到
个人主页被浏览了22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