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
分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MeSH: 1.Psychotic Disorders; 2.Dissociative Disorders; 3.Schizophrenia; 4.Stress Disorders, Traumatic 精神病、创伤与解离(第二版) ——严重精神病理现象专业视角的演变 本书在第一版(2008年)的基础上, 对这个传统的边缘领域(即历史上的精神 病与神经症中间状态),进行再次全面梳 理与探讨。第二版由三名专家牵头编辑, 分别是Andrew Moskowitz 、Martin J.Dorahy两位心理学教授和精神病学教授 Ingo Schäfer。参加写作的各章作者合计52 位。其中心理学专业占大多数,而精神病 学专业的作者,也是对心理治疗亲身实践 的医生。由此可以推知本书重在心理学色 彩。 全书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历史与概 念、研究证据和临床实践。在历史与概 念部分,分章阐述精神病的概念,解离 障碍从模糊的精神病概念中分离出来, 心理意义上的解离与精神分裂症所说的 分裂是什么样的历史关系……。涉及精 神病学最具争议的精神分裂症定义,是 否一级症状(Schneider提出的精神分裂 症特异症状)真的具有特异性,癔病概 念的历史沿革(到底是一种素质、有特 色的症状还是一种疾病),如何看待创 伤等难以厘清、又无法回避的难点。其 中将所谓边缘性人格障碍更为描述性地 重命名为慢性创伤性关系障碍,不仅理 论清晰,更有现实指导意义。 研究证据部分,既涉及历史上的经 典案例,也涉及晚近的现象学观察结果, 以及神经生物学关联性方面的证据。既 有支持精神病与解离障碍具有共同性的 证据,也有支持它们分属不同性质障碍 的证据。从伴有PTSD、解离症状的精神 分裂症有什么特点,到误诊为精神分裂 症的解离障碍,到创伤与解离机制在精 神分裂症病因上的“贡献”。持任何一种 理论思路的学者,都能在其中找见相应 的观点、证据及质疑、争论。由此看来, 这一“边缘领域”,确实是训练研究思路 的绝好交叉点。 临床实践部分,采用实例展示心理 动力理解角度下的帮助,对精神分裂症 患者顽固症状的改善作用。本部分还涉 及本世纪成为主流的双重依恋理论的具 体运用,创伤治疗的EMDR方法的具体运 用等有实操意义的阐述示例。本部分最 后一章,也是结束全书的一章,尤为特 别,跳出临床角度,从文化、社会意义 上,看待幻觉等超常现象,逐步走入意 义的世界,不仅追问所谓幻觉,到底是 我们听到了“谁”的声音(是什么历史文 化内容的折射)?篇末更是见心直指, 扪心自问,究竟为什么我们会提出这样 的问题,达到唯心主义的纯粹。 总之,这是一本内容丰富、思辩激烈 的专业著作,适合有相当精神病理学基础 和临床实践经验的从业者。在理论与实践 两方面,为精神病学借鉴心理学方法,从 偏重生物学到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提供一 个良好的范例。 胜利 副研究员 北京和睦家医院顾问精神科 Sheng li Research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onsultant Psychiatrist,Beijing United Family Hospital转载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国外医学新书评介》http://bookreview.imicams.ac.cn/
2022-06-06 08:49
个人主页被浏览了23138